造林绿化   您的位置: 抚州林业 > 造林绿化 >
 

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模式简要说明案例(三)

  [新闻来源:抚州林业  添加时间:2017-12-08 12:34:00  阅读:次]

杉木林与闽楠林针阔混交经营类型

一、林分概况

此林分为人工杉木林,始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前期属乡镇林场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,林相残败,已演变成低产、低效的人工次生林。林中间或有萌芽更新的乡土阔叶树种,如:泡桐、油桐、檫树、枫香、木荷及部分壳斗科树种等,并伴有较多杂灌,生物多样性较强。

林分平均海拔高约200米,平均坡度约25°,土壤为山地沙质红壤,山顶土层较薄,山腰及山脚土层较厚,达一米以上,山沟甚至可达2-3米,立地指数14级以上,每公顷立木株数约1500株,平均胸径6.5CM,立木蓄积约9.6m3(详见调查表)

二、经营目标

经过对退化的人工杉木次生林进行条带状补植闽楠,选择性保护原有树种,建立多林层、多树种、多林龄针阔混交林,极大限度的保持林分的生物多样林,形成以闽楠为主体的高大阔叶乔木森林生态系统。通过间伐及择伐不断获取木材,达到越采越多、越采越大、越采越好,永续利用,青山永在的经营目标,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。

三、经营措施

1、对林地进行水平条带状机械整地,带宽3米左右,隔行开挖。保留原有植被50%左右面积,以对新栽植的闽楠起保护行作用。

2、在机械开挖条带中补植闽楠,每带二行,株行距1×2米,采用二年生轻基质无纺布优质容器袋苗造林,苗高30公分以上。条带栽植密度每亩330株左右。

3、对保护行原有植被进行保护性清理。选择具有较好培育价值的原生树种进行抚育整形保留,对林下植被尽量进行生物多样具性保护。对清理出的木材及杂灌及时运送下山进行处理或利用。

4、对林间空地用闽楠容器大苗进行补植,株行距2×2m。

5、新造幼林每年春秋二季各锄抚一次,连续抚育三年,并做好灭虫、整形工作。

6、闽楠成林后,预计10年左右进行第一次间伐,强度40%-50%,二十年以后以择伐为主,留优伐劣,达到林木优质高产。青山永在的目标。

四、工料投入(按总面积100亩计算)

1、机械条带状整地300元/亩,需30000元。

2、林地人工清理150元/亩,需15000元。

3、栽植人工费80元/亩(含苗木起运),需8000元。

4、人工锄抚每年春秋各一次,连续抚育三年(含修枝整形)。共6次每次每亩80元,需48000元。

5、苗木费:平均每亩栽植150株,每株2元,共计300元/亩,共需30000元。

6、作业道约1公里,按10000元/公里,需10000元。

合计共需141000元。

五、预期效果

预计三年后可形成较为完善的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相,闽楠每公顷保存约2100株,保存率90%以上,杉木约600株,另有零星木荷、枫香、油桐、泡桐及壳斗科树木共生。林下植被较为丰富,森林植物多样性初步体现,郁闭度达0.4以上。


(供稿:黎川县)

(编辑:方强辉)